在复方研究中,肯定其疗效是第一位的,然后弄清其各个成分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拆方研究成为肯定复方疗效后的进一步研究的方法。日本研究小柴胡汤的经验,既肯定了该方的疗效,也初步了解了其作用机制,是较成功的例子。当然拆方不等于否定整方,整方和各个成分的比较研究还是必要的。
9.艾滋一号方艾滋一号(中国一号)方,由冬虫夏划等组成。治疗证明,有增强体质、调整机体免疫状态、阻断HIV感染发展作用。该药有明显的细胞免疫促进作用。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T节TH/TS比值,在体外有一定的抑制病毒作用。
8.生命泉方生命泉方是一膏制剂,每日口服2次,每次15克。治疗艾滋病27例,获总有效率92.6%,优于对照组(一号流浸膏)。
7.艾滋宁艾滋宁由人参、白术、当归等21味中药组成,是一个气血双补、滋阴清热的方剂。用药后,病人的乏力、腹泻、咳嗽、发热等症好转,体重增加,T4细胞数也显示增加。
6.扶正袋泡冲剂扶正袋泡冲剂由黄芪、人参、刺五加、五味子等16味中药组成。用该药治疗103例HIV感染者,获总有效率66.93%,较40例对照组(AZT)为优。
5.红宝方红宝方(Anginlyc)由人参、当归、枸杞子组成。在18例HIV感染者中,该药使70%病人的T淋巴细胞增加,抗p24抗体上升,观察3年,效果良好。
4.克艾可这是以甘草为主的方剂,在坦桑尼亚治疗HIV感染者112例,其中AIDS病人72例,获总有效率46.43%。而根据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该药对空斑形成试验(PEC)、特异性玫瑰花形成试验(SRFC)、迟发型超敏试验(DTH)、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MLR)、IL-1和IL-2测定等均显示有显着的免疫促进作用。对SIV和HIV均呈现抑制作用。
3.中研一号方根据在坦桑尼亚治疗艾滋病的经验基础上组成扶正祛邪方,由抑制HIV的紫花地丁等和增强免疫的黄芪等8味中药组成。用于HIV感染者52从事贸易,其中AIDS病人24从事贸易,获总有效率51.92%。经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猴艾滋病模型观察,表明它能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病毒滴度,抑制HIV及逆转录酶活性,提高CD4细胞数及CD4/CD8值,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诱生干扰素的产生等免疫调节功能,产从病理上可看到淋巴细胞增生。上述结果优于AZT对照组。
2.人参汤人参汤,即《伤寒论》中的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组成。它能增加已减少的T辅助淋巴细胞,增加具有抑制重组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系统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人参中所含元素锗可净化血液,提高肝脑干解毒功能,抑制HIV。
艾滋病的早期治疗?艾滋病的早期治疗你知道吗?艾滋病的早期治疗你了解吗? 感染艾滋病病毒初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一部分人在感染后1-6周可出现发烧、浑身无力、肌肉酸痛、恶心、腹泻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皮疹,这些表现常在出现后1-4周内自然消失。未经治疗的感染者一般要经历2-10年的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传染性。在急性感染症状出现的2至6周后,HIV抗体从阴性转为阳性。一般而言,最后一次暴露后,经过2至3个月抗体才转阳,最长可达6个月。您可以在感染后4周左右到医院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如果超过了三个月没有发现抗体阳转,我们一般认为不是HIV感染。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简称AIDS,目前诊断主要靠病史、症状体征及血清抗HIV抗体阳性,无特效药物治疗 1.小柴胡汤日本根据中国古代张仲景《伤寒论》的着名方剂小柴胡汤(柴胡、黄岑、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制成颗粒剂,并不辩证(小柴胡证),而是辨病(艾滋病)用药,从而取得疗效。进一步研究其疗效机制,发现能抑制70%艾滋病人的逆转录酶活性,能抑制PGE2和地氧化物的产生,间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分解其方剂成分,发现其中的黄岑提取物有最强的抑制逆转录酶作用,而其两种成分黄岑苷和黄岑苷元也有此作用。还发现它和AZT有相乘的抗艾滋 病病毒作用。这项日美两国多单位科学家合作研究的结果有下列特点:方剂固定,不辩证,便于总结的几点颗粒,质量稳定,便于服用研究由浅及深,运用拆方法,找到有效成分;初步阐明机制(抑制逆转录酶,抑制病毒复制);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古代中医方剂较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