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位于长江下游,属长江口区冲击平原,位于长江三角的东缘,历史上属于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非恒定性疟区,1955年和1962年曾有2次爆发流行,第2次发病率高达3231.2/10万[1]。此后经采取以根治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20世纪70年代开始本市未再出现恶性疟流行,间日疟年发病率也逐年下降,至1987年本市达到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监测至2005年,上海疟疾发病率已连续19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由于受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影响,难免有流行区上海疟疾病人或带虫者进入本市,加上本市仍有传播媒介存在,在人群免疫力普遍低下的条件下,就有造成上海疟疾再流行的潜在危险。因此,为了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探索本地区现阶段疟疾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评价防治效果和制订疟疾防治对策,现将上海市2000—2005年疟疾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