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指各种有明确病因或在一些原发病基础上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那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1、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慢性型 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当然了为了患者的病情知识能够做到更多的了解,我们也需要做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疾病相关的知识宣教,正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好疾病知识的宣教,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疾病来说才会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扩展阅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一、有些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只有比较轻微的症状,经过专业医疗机构检查诊断后,发现属于轻微的急性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这种类型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可以自行康复。但是要定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反复或者加重的话,就要第一时间接受专业治疗。
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事情是,如果急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病情加重之后,又没有被及时发现诊治,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血小板减少症。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就要经过长期的专业治疗,才能控制病情的恶化。所以患者和其家人要做好与病魔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三、通常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症通常都是通过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的。专业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出酌量的药物。如果患者没有按照医生所说,盲目增加或者减少治疗药物的剂量的话,就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