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病是常见一种关节病变,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那么,骨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骨关节炎的症状
1.关节疼痛
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睡眠中痛醒,或导致活动受限。
2.关节僵硬
①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时关节僵硬及黏着感,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②坐位一段时间后,站起时困难,且不能立即行走,需活动几下关节后才能站立行走,尤其见于老年人下肢关节病变。若继续进行较多的关节活动,则疼痛加重。
3.其他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关节挛缩、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加重,并可发生功能障碍。在整个病程中,多数患者存在局部畏寒冷、喜温热,遇阴雨天或气候变化时病情加重。
(二)体征
1.压痛
受累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肿胀
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周围触及骨赘。
3.关节摩擦音
主要见于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捻发感或咔嗒声,或伴有关节局部疼痛。
4.滑膜炎
局部发热、渗出、滑膜增厚,还可伴有关节压痛、肌无力、肌萎缩等。
5.关节畸形和半脱位
疾病后期,由于软骨丧失、软骨下骨板塌陷、骨囊变和骨增生,可出现受累关节畸形和半脱位。
6.活动受限
出现伴有疼痛或不伴有疼痛的关节活动减少。
扩展阅读:引发关节炎的原因
1、关节外畸形:其引起的关节面负重线不正,如佝偻病后遗膝内翻或膝外翻,邻近关节骨折复位后对线欠佳引起的关节面歪斜。
2、关节内骨折:既往做过关节手术或外伤是产生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变性,软骨及关节内容物的耐应力降低,造成关节不稳,致使软骨面与关节囊、韧带的附着处发生代偿性或保护性骨质增生。
3、身体超重:中年以后,体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症状出现以前的8—12年。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避免超重。减肥有助于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体重减轻5 kg,即可减低50%发展成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