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要注意保暖,这是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的,可是有的人没有听就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是普遍存在着,疾病的发生危害着很多患者给很多患者带去了健康危害和病痛折磨,那么,风湿性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一、理疗 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发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以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
二、药物治疗
(一)水杨酸盐 阿斯匹林仍为治疗类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具有退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长期服用易发生恶心、呕吐、胃痛及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胃粘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大剂量服用数年可引起肾损害。
(二)消炎痛indomethacin非类固醇抗炎药,效果较好,其镇痛、退热及抗炎作用都较强,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间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剂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等。类似制剂有炎痛静bengydamine,用法,剂量同消炎痛。
(三)异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镇痛及退热作用均较阿斯匹林强10倍以上,副作用较阿斯匹林小。剂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
(四)皮质激素 对急性炎症有显著疗效,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停药后极易复发。适应证为①严重活动性关节炎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血管炎、肺、心及眼合并症。②严重关节炎应用其它药物治疗无效。③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明显增快,类风湿性结节阳性。在使用期间应注意副作用及并发症。开始应用时应以小剂量开始,如强地松5-20mg,口服每日1-2次,有效后再调整到最小有效量,或改为隔日疗法。为了避免全身性副作用,可用关节内注射疗法;适应证为①少数关节患病,全身症状不明显。②全身约药后,症状基本控制,但残留几具关节症状不见好转。③关节急性症状明显,为缓解局部症状。常用醋酸氢化可的松10-20mg关节内注射,每周一次。膝关节或踝关节内注射后,应卧床休息,以防诱发无菌性坏死。应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五)青霉胺(D-penicillamine)作用机制为①离解类风湿因子。②抑制免疫反应,主要作用于淋巴细胞,③稳定溶酶体膜。④通过络合铜和铁,使单氨氧化酶、赖氨酸酶和脯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防止胶原纤维的交叉联结;抑制可溶性胶元纤维的生成。应用青霉胺治疗,除使关节症状缓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疗效较金制剂好,用药后一个月以上显示疗效。因此,开始用药时应与其它抗炎药并用。开始用0.125g,每日一次,一周后每周增加0.125g,四周后0.25g,每日2~3次,共用6个月为一疗程,本口副作用较多,如皮疹、骨髓抑制及肾脏损害等,应定时查血及尿常规,也引起消化道症状,如味觉丧失、恶心、呕吐,少见的副作用为肌无力、肌炎、Goodpasture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及狼疮样综合征。
(六)疏甲丙脯酸(captopril) 与青霉胺分子结构相类似,具有抑制胶无纤维成熟,养活关节腔滑膜增生的作用,且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也有免疫抑制作用。用法,25mg口服,每日三次。2周后加大到25mg,每日4次,4周后改为50mg,每日3次。最大可用到50mg,每日4次。3-6个月为一疗程。6个月后逐渐减量,25mg每日1-2次长期维持。治疗4周关节肿消痛减,3-6个月达显效。副作用,血压下降,皮疹。
(七)雷公藤 具有消炎、抗菌、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杀虫等作用。剂量每日1-1.5mg/kg,分3次服。或有雷公藤合剂,20-30ml,一日三次。连用3-6个月,有效率83.7%.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月经紊乱、精子生成受抑制、肝肾损害、白细胞减少,色素沉着等。
(八)金制剂 可能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疗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好转,有效率可达70-90%。目前常用金制剂有硫代苹果酸金钠Gold 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e,一个疗程总剂量1.5-2.0g,用药后3个月或总量达0.3-0.5g时,方见效果。副作用:口炎,皮炎、胃肠反应、肾损害及造血系统损害等。金制剂疗效肯定,但副作用也很多,可慎用。
(九)免疫抑制剂 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常用者有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开始100-2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隔日一次,有效后改为50-100mg,每日一次,维持治疗。应注意观察白细胞变化,以防白细胞减少,副作用还有毛发脱落、卵巢功能障碍及出血性膀胱炎。硫唑嘌呤(afathiprine),剂量与环磷酰胺同、副作用较轻,50mg,每日一次即可见效。
(十)免疫增强剂 由于本病多有T细胞功能低下,故可用免疫增强剂,常用者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每周或隔周给药3日,50mg口服,一日3次,胸腺素(thymosin)。可使未成熟的T细胞分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尚在试用阶段。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能将致敏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能力转移给未致敏的淋巴细胞,使之获得免疫能力。它是一种淋巴因子,T细胞接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释放的一种物质,能促使T细胞成熟,增强细胞免疫能力,每1~3周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一次注射一单位(4×108淋巴细胞所含的量)。注射后可使正常淋巴细胞转变为免疫淋巴细胞。
三、手术治疗
急性关节炎严重疼痛,局部有渗液时可抽降渗液,并注入类固醇抗炎药,再使用夹板固定关节。腕及足下垂时可夹板固定及理疗。持续性滑膜炎可考虑行滑膜切除术。肌腱破裂及神经受压迫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后期关节畸形及严重障碍者也可手术治疗,如关节成形术、关节固定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及伸侧肌腱重建术等。
扩展阅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1、疼痛: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升高、肌原性损害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等。
3、不规律性发热: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颤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斯帝尔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4、皮肤黏膜症状: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白赛病、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
5、雷诺氏征:指端会遇冷或情绪变化时会发白,然后转变成紫色,最后转变成红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严重的皮肤溃疡,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