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猎头公司给一公司人员薪水配置:公司首席主管(即CEO)年薪80万元,中层主管年薪10万-20万元,工人月薪500元。无独有偶,离这家合资公司不远有一家生产产品相近、规模相当的国有企业,这家国有企业的人才配置是这样的:厂长月薪3000元,中层管理人员月薪1000-2000元,工人月薪900-1000元。当时两个企业的效益都不错,国有企业的工人很看不起这家合资公司的员工。但不到两年,这家国有企业便处于半停产状态,月薪500元在职工眼里已经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数字。
分析看来,这两个企业的工资投入基本差不多,除了体制的因素之外,两个企业发展结局的不同源于不同的管理人员。得出结论是,人才市场已经告别物美价廉,一个好的管理人员能带出一个好的团队,这正是今天人才价格迥异的原因。
那么未来五年人才的价格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认为:随着人才流动的国际化,高级人才的价格将逐渐与世界薪酬同步,但普通人才因为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价格不会有大的提升,人才价格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距离。
相等水平的人才价格不会提高
据了解,五年前,一个本科毕业的财务人才月薪在4000-5000元之间,这个薪酬当时算比较高的。今年,一个本科毕业的财务人才月薪平均在4000-5000元之间。五年后一个本科毕业的财务人才价格还将是这个数目,即使有提高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这几年我们国家培养了大批财务人才,普通财务人才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而源源不断的财会毕业生还在“生产”。财务人员缺的是高级人才,尤其是那些懂国际财务法则,会外语,有跨国公司或大的会计事务所工作经历的人才。
不仅仅在财务职业上有这种现象,其他领域也是如此。五年前研究生、海归(海外留学人员)还比较少,大量本科毕业生被委以重任,现在这些职位依然存在,但对从业人员水平要求提高了,过去可能是本科生,现在要研究生,要有工作经验的。这种现象对未来的人才提出一个要求,人才的价格是根据水平决定的,不学习不上进,吃老本的人,价格不会提高,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比如目前火爆的商业教育,如MBA,以前执教的多是从传统公益教育中转行过来的教师,现在这部分人才被海归和名牌学校的教师代替,价格也就提高了,以前年薪6-7万元,现在是30-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