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长平时注意观察:
(1)如果每次发作都与某一固定物质和环境有关,如:冷空气、热空气,可能它就是过敏原。
(2)如果更换生活居住地发生过敏症状,可能地域环境是导致过敏的因素。
(3)睡觉日寸打喷嚏、流清水涕,可能与床上用品甚至床的材料有关。
疾病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抗过敏,以缓解症状
在疾病发作期,孩子临床症状明显,重在对症处理,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以散风止痒、祛湿利水、祛痰化饮、解痉平喘、通窍、行气活血等为主。
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苍耳子散、消风散等都是常用方剂。
西药主要采用息斯敏、敏迪、开瑞坦、仙特明、皿治林、恩理思、顺尔宁、激素强的松等。
特别提醒:
单纯抗过敏,虽然“立竿见影”,暂时解决过敏症状,但过敏发生的基础并没有改变,停药后容易加重发作。息斯敏等抗过敏药本身也可导致过敏,而且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刚开始服药时效果明显。不久就不再有效。激素类药物虽然疗效显著。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因此,抗过敏药物应尽量短期使用,症状控制后,逐步停药,并迅速转向体质调理。
疾病缓解期:辨证型、调体质,“中医脱敏”
由于过敏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种类繁多,多数患儿是对多种物质过敏,单靠躲避过敏原往往防不胜防。因此,在疾病缓解期,西医采用脱敏疗法进行病因治疗,但是脱敏需使用标准化变应原检测,并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标准化临床脱敏,疗程3~5年,费用较高,孩子也不容易配合。
中医临床所见,过敏体质的孩子多是“特禀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体质的孩子可以维持阴阳相对平衡的易感性,一旦遭遇致敏因素,则会阴阳失衡,反应性增强,发生疾病。这时,根据孩子的禀赋差异辨证用药,可以改善孩子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使孩子再暴露于相关过敏原时,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或不发病。
(1)中药调节内治法:
对吸入性过敏原敏感的孩子,大多肺卫气虚,治疗以补益肺卫为主,常用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
对食物性过敏原敏感的孩子,大多脾虚湿盛,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常用陈皮、半夏、茯苓、砂仁、藿香、鸡内金等;
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大多血热瘀阻,治疗中要使用川楝子、香附、赤芍等行气活血药;
病程较久的孩子,常合并肾气不足,治疗时健脾补肾,常用黄芪、熟地、山药、山萸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