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射阳县首届十佳科技标兵、射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袁永华
他为人坦诚,淡泊名利。从医28年,他以与人同乐、与人同寿为服务宗旨,秉承救死扶伤的天职,继承济世救人的中医传统,他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心怀百姓,情系患者。他就是盐城市名中医,射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袁永华。
一、学而不倦求真知
他于1980年12月毕业于盐城医校中医士班,在校期间就刻苦研读中医学专业知识,虚心好学上进,数年的寒窗苦学,获得了系统的中医理论及相关知识。1981年3月分配在射阳县人民医院师从于省名老中医杭海轩主任中医师多年,不仅学到了杭老的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并且学会了中医对各种疑难病症的处理。到了1984年4月,在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进修,幸得到全国知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卢君健教授的带教,得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免疫病的宝贵经验,为他坚定做好中医临床,干好中西医结合肾病特色专科打下了基础,进修结束时结业论文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当时,正值南京中医学大学函授班招生,他报名并考上南京中医学大学函授专科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经过4年的努力,取得了专科学历文凭。平时坚持自学,不断吸取最新知识充实自己。虽然从事中医工作已20多年,年近50岁的他,于2001年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见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招生,他报考了该校中医学专转本班,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21门的主课和选修课,每门成绩达81分以上,于2004年7月获得了本科学历。在业余时间,大家都在跳舞、打牌、经商的年代里,能坚持不懈的学习,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没有契而不舍、学而不倦的精神是难以做到的。
二、潜心探索无止境
他在技术岗位上,有牢固的专业思想,以济世为怀,立志干好中医本职工作,做一名人们信得过的好医生,熟练掌握中医理论及相关知识,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不断更新知识,吸取新技术。28年来,一直注重辨证、辨病相结合,不断探索每个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及疗效,提倡中西医结合的优化,检查与治疗的合理性,根据“五辨”的学术思想,即“辨证、辨病、辨病因病机、辨病理生理、辨主要矛盾。”在临床上处置了大量的疑难病症。如临海医院的姜××,因腰痛、蛋白尿,拟诊为肾炎住院,追问病史,有腰椎自发性骨折、骨痛怀疑并非是简单的肾炎,嘱化验室做本周氏蛋白尿测定为+,请血液科会诊,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病并发表《蛋白尿不一定是慢性肾炎》的论文。邮局郜××,18岁时患有肾病综合征休学已半年,在一年内不能复学就难保住学籍,在半年内,治好肾病综合征是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为了既能够保住学籍,按时复学,又能够坚持完成学业,他采用了分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方法,连续治疗半年,康复入学,并完成学业,现已结婚生子。再如:县招待所李×,因患肾炎多年,经常关节疼痛、脱发,诊断为类风关、慢性肾炎。经他仔细分析,疑为红斑狼疮,后经江苏省人民医院作抗核抗体检查,证实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展转四川成都等大医院治疗,出现高度浮肿,低蛋白血症,并要求他继续开四川老中医的中药,他看了此方有肾毒性药物蜈蚣、全蝎等不能服此药,并做好解释工作,病人勉强听从并经他中西医结合治疗2个月,病人逐步好转,病人从将信将疑到病情逐步好转,后到崇拜,这是对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最大褒奖。几年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这位病人奇迹般的康复了。在临床上对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及肾结石等病治疗,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三、科研临床相结合
他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在20多年的中医病房管理的经历中,不断探索了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规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过程中,如何体现辨证施治的动态性,如何抓住各治疗阶段的主要矛盾,提高疗效,是摆在他们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他在理论上,从中医气血水生理、病理着手,认为气血水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则互相影响。一旦水肿病发生,作为病理产物必然会影响到气血水三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产生病理变化,即气滞(气虚)血瘀,而血瘀气滞(气虚)又影响到水液代谢,阻碍津液的生成与排泄,使水肿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水肿日久正虚邪恋又易感染外邪,更使该病反复发作,病情加剧,迁延难愈。根据上述的病理特点,他制定了以益气活血、祛风抗敏为大法的系列方分阶段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不同治疗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于2001年《中西医结合分阶段论治肾病综合症》被市科委列为科研项目。2004年12月其课题通过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组鉴定,2005年2月被盐城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盐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课题既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又能体现在不同阶段治疗的动态性,从多个靶点、多个角度、多个环节阻断气血水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其病理变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其成果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使用推广价值,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注重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同时,勤于笔耕,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如《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刊登在国家级杂志《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2年第6期上,《中西医结合分析阶段论治原发性肾病综合症60例临床观察》刊登在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第四期10页上。有三篇论文先后三次参加国内举办的大型国际中西医结合肾病会议,如《慢性肾炎97例的动态治疗》94年6月6日在广州参加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分阶段多联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Ⅱ型40例》98年5月在厦门参加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
四、培育桃李当人梯
他作为中医学科带头人,具有指导、培养中级以下技术人员的能力,对学生既关心培养,又严格要求,教学相长。他认为中医药事业能否兴旺发达,除了靠党的一系列政策保证外,关键是要造就一批振兴中医药的人才。他工作28年来,多次担任射阳卫校中医学科的任教老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每年的乡村医生培训班的中医课程都由他任教,把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结合起来教学,既生动又动听,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2007年4月,他被县卫生局确认为首批中医师承带教老师后更加严于律己,不断教会师承者的临床经验,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积累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及职业道德教给师承者。师承者尊师守纪,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业务量在不断的上升。目前已将分配到他科的两名中医本科生已培养成为能中会西,中西结合的有用之才。
五、为民服务医德良
他为人坦诚,光明磊落,谈薄名利。28年来,以与人同乐、与人同寿为服务宗旨,用“勤”与“情”来要求自己,即勤于工作,情为民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腔热情的为人民服务,认识到学医之道,以德为要,救死扶伤乃医生的天职,济世救人乃中医医德之传统,作为一名医生,医德有时比医术更为重要,只有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能情系患者,利于患者。正因为有这种思想,在工作中看到学生在假期间看病困难,他提出开设无假日门诊,即周六、周日轮班制,被院领导采纳并实施,大大方便了学生及工薪阶层在节假日就诊,为医院年收入增加了260万元以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并获得本院2005年度优秀合理化建议奖。他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以医谋私。28年来不知治好了多少病人,也不知拒收了多少红包,常常以应该与不应该来对待这件事,所谓应该即为病人减轻负担,减少痛苦,是应该的。所谓不应该即收受红包、回扣是不应该的。如有一位肾病综合征患者花了很少的钱,病情稳定了,送来红包200元,他耐心地向病人解释,救死扶伤为病人减轻痛苦、减少负担是应该的。而送红包和收红包都是不应该的。你看他该不该收,这位同志红包拿出后很快就收回了,并露出感激之情。东开发区陈××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家境很困难,丧失治疗信心,见人就哭,他不仅鼓励他树立治疗的信心,且花很少的费用,使病情得到稳定,患者感激不已,陈洋镇的台胞患高血压病肾损害,肾功能不全,多次前来就诊并且病情好转,嘱其子送几次红包,都被应该与不应该之劝说而挡了回去。
六、振兴中医添力量
他从事中西医工作28年,在病房工作就有20多年,医院核定中医床位为5%,为国家级中医工作先进县必须设置的床位。身为中医科主任,既要干好科内工作,又要完成每天收治病人的病历,既要干好行政工作,又要做好业务工作,有时生病都得不到休息。如有一次兰尾炎形成兰尾脓肿,诊断书放在身边,一边挂水,一边查房,坚持上班,不为人知。特别是在争创国家级中医工作先进县的过程中,中医病房为必查单位,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完成大量的软件资料,一次通过了国家级中医工作先进县各项工作的评审,当年受到县卫生局的表彰。作为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秘书长,他每年要准备开一次年会及学术交流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不叫苦叫累,并利用此机会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交流学术经验,受到广大会员的好评,多次被县科协、县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4月被县人事局、县科协授于首届“十佳科技标兵”称号。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多次被县政府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县人事局表彰为先进个人。并在社团中担任或兼任职位。但他认为不能停留在自己的成绩簿上,仍需孜孜不倦、脚踏实地、不断攀登新的医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