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柳条村李磕巴店屯73岁的李秀兰老太在一次腿部骨折后,一直感觉自己肚子里“咚咚”跳,而且肚子不断“长大”,老太认为自己怀孕了。此消息在玻璃城子镇越传越甚,人们都觉得惊奇。 3月10日,记者赶到李秀兰老太家,揭开了七旬老太“怀孕”之谜。
读者报料
一73岁老太“怀孕”了
3月9日晚,一名四平读者向本报报料称,公主岭有一位7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怀孕了,这个消息是来他家串门的一个亲戚说的。现在,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都在议论此事,并称怀孕老太可能是柳条村李磕巴店屯的。闻听此消息后,记者决定赶往李磕巴店屯弄清真相。
记者探访
客车上“老太怀孕”被传飞
在开往玻璃城子镇的客车上,当几位当地村民谈论起73岁老太怀孕一事时,车上顿时沸腾起来,很多人都打听怀孕老太家住哪里。“知情者”说出老太家的具体住址后,女车长又追问老太是怎么怀孕的,最后,还有人担心老太能否安全地把孩子生下来。“知情者”称,老太在一次大病后发现自己有怀孕的迹象,医院检查后也说老太怀孕了,老太要求做人流,但医生称老太年龄大有危险,不敢给做。无奈,老太只好回家等着孩子出世,并称很快就要分娩了。
“怀孕”老太
以为自己怀孕,不敢见人
记者来到李磕巴店屯,李秀兰老太家住的是两间小土房。听说记者专程来采访此事,李秀兰的老伴———75岁的马国勋老人说道:“我老伴肯定怀孕了,记者来了,我得说实话!”马老汉说,这事张扬出去不好听,对村里人都不敢说。说着,马老汉出去找老伴回来。
李秀兰老太回来后,邻居家的一位老太也跟来了。据李老太讲,去年夏天,她摔了一个跟头后腿部骨折,是吃偏方治愈的。之后不久,老人就觉得自己的下腹部总是“咚咚”跳,跟年轻时怀孕的感觉一样。直到春节前,老人的肚子还是跳个不停,一摸里面还有一个硬东西。老伴便领着她到镇医院做了检查,医院检查后说没什么病,也不是怀孕,是神经痛。回来后,李老太的肚子越来越大,便找当地的大夫给她查看,虽然大夫没有确定她怀孕,可“老人怀孕”的消息不胫而走。
李老太说,现在她一出家门,就有人问她“怀孕”的事,还有人摸她的肚子,看看“孩子多大了”。这事让李老太觉得抬不起头,不敢出门见人。马老汉也相信老伴怀孕了,他认为如果按发现时算,现在应该怀孕 3个月了,他还同意老伴把孩子生下来。邻居老太对李老太怀孕的事更是深信不疑,她还掀开李老太的衣服,让记者看李老太鼓起来的肚子。
医生解密
老太没怀孕,是心理作用
记者不相信老太会怀孕,称可以出车费和检查费,带老人再去医院彻底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其他病症。在老人儿媳妇的陪同下,记者带老人来到玻璃城子镇卫生院。该院医生为老人做了 B超检查,确定老人没有怀孕,也没有其他病症。该院李医生称,70多岁的人绝经很多年了,是不可能怀孕的。李老太感觉腹部有东西在跳,那是腹主动脉在跳,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而老人摸到的硬东西是腹直肌,不是胎儿。老太认为自己怀孕,纯粹是心理作用。
检查后,李老太确信自己没有怀孕后安心了。
三九链接:
疾病恐惧症
疾病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人到中老年衣食无忧、工作和家庭生活相对稳定,身体健康便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关心程度过重就导致了恐惧的产生,总是怀疑自己得病其原因是害怕自己得病。疾病恐惧症患者有的是自己以前有过病,一旦出现不适就怀疑旧病复发,另有一些人看到亲人或朋友生病,自己也出现创伤型生病,进而忧心忡忡地无法正常生活或工作。
李老太出现这样的症状是属于疾病恐惧症的一种,根据过往的经验和身体现状,主观臆测自己“怀孕”了。作为常理分析,老太觉得年纪大了怀孕是不能被世人接受的 ,故产生闭门不出的情况。
三九健康网温馨提醒,发现自己出现某种疾病的症状时,不应主观臆断自己患了什么疾病,应尽快就医。
一个女病人眉头紧皱,满脸忧愁,缓缓地向医生诉说她的病情:半年前的一天,她突然感到心脏跳得特别快,胸部发闷,心想可能心脏有毛病了,赶紧到医院检查。检查后,医生说她心脏没有问题。她不相信,又到另一家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还是维持“原判”。她认定这些医生水平低、技术差或不负责任,这么严重的心脏病居然检查不出来。就这样半年转了十多家医院。而她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了。“可能是我的心脏病没治了,要不各家医院怎么都不肯收治呢?”越想越怕,越怕越紧张,越感到心脏脉搏跳动得快。以至心悸气促、两腿发软、头昏脑胀,站立不稳。她坚持认为自己有严重的心脏病,诉说了自己的许多不适症状。接诊她的有丰富经验的李医生在耐心听了她的述说、详细翻阅了她在各医院的检查诊断,认真给她作了各项检查后,确定她的心脏器官确实没有病变,各医院的诊断是正确的。但李医生判断这位女子又确实有病,不过不是心脏病,则而是心理疾病——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其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分关注,常为自己身体极微小的变化而感到极大的不安。甚至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常常诉说有某些躯体的特殊不适感觉,认为这些不适是由于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或是异物、虫子进入体内的结果。为此而忧心忡忡,四处求医。但经检查却不能证实有他所认为的那种疾病。患者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一般人不容易觉察的身体内部活动,他却能觉察,如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这是因为他过分关注自己身体的反应,异常敏感的结果。患者对身体各种不舒服很敏感,而这种不舒服又往往成为他所认定的新“病变”的先兆。这样不断反复循环,便感觉到身体的“疾病”越来越严重了。
从个性心理特征上分析,疑病症患者大多有偏执性格(或称多疑与执拗性格),主要表现为多疑又多心,过分敏感,固执己见、自负、好妒忌、自我评价高、内向、依赖性高、意志薄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等特点。
对疑病症的治疗多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任何一种心理治疗都能给予病人某种程度的精神支持。如果治疗者提供的支持构成心理治疗的主要内容,那么这种治疗方法就称为支持性心理疗法。治疗者提供支持的主要内容包括:向患者提供必要的知识、鼓励和提高患者与疾病斗争的自信心,给患者以指导,提供如何对待疾病、处理好各种关系和改善社会生活环境的方法。运用支持性谈话疗法治疗疑病症时,要对病人认为的“病情”进行解释,说明其所讲的相应部位无器质性病变,鼓励病人与自己的心理疾病作斗争,提高战胜“心病”的信心。当需要病人采取行动配合治疗而病人又犹豫不决时,敦促鼓励其采取行动。给予病人适当的指导,告诉他如何对付疾病、安排休息与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调整好社会因素各方面的关系,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等等。
在应用支持性心理疗法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获得病人的信任,他才会对治疗者言听计从,配合治疗。其实,治疗必须在病人详细倾诉之后,在详细的躯体检查与一定的实验室检查之后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使治疗者心中有数,别一方面以示慎重,可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再次,在对病人进行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指导时,必须亲切、明确和肯定,深入浅出,有科学性,有事实根据,从而使病人理解和信服,才能产生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