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肉对于大家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也是很多人的心头爱,可是到底家常酱肉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很多人无法掌握家常酱肉的做法,下面就和康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关于酱肉的做法介绍的相关信息吧。
酱肉的做法介绍
1、把高压锅篦子倒放入锅内,洗净的五花肉皮朝下放在倒扣的篦子上,然后注入清水(以没过肉的表面为宜),倒入料酒,放进生姜片、桂皮,另外的茴香、花椒、大料装入调料盒中,一并入锅,再倒入老抽,放入冰糖,盖盖,用大火,上汽后先大火烧5分钟,之后改中小火再煮25~30分钟至肉熟,放汽,开盖用筷子在肉皮上扎许多洞,扎得深一些,将肉取出,放在盘子里晾凉;
2、捞出锅中的调料及姜片不要,将煮肉的汤汁倒入炒锅,撇去表面的油花后,开大火烧,汤汁剩下不多的时候换成小火,用勺子或铲子不停地搅动,以防烧焦,熬成浓稠的汤汁时,关火,晾凉;
3、待肉和汤汁完全晾凉后,将汤汁慢慢地抹在肉的表面,剩余的汤汁一起放进盘子里,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2个小时后,取出切片即可。
扩展阅读:酱肉的由来
酱肉起源于康熙40年(公元1694年)的北京城。当时,一个山东书生上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盘缠也已用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便合计做个买卖,边赚钱糊口边读书考取功名,就在西单牌楼附近开设了一家熟肉店。此店由于味好量足,买卖越做越红火。他还在当地娶了老婆,一天夜里,小两口边守灶煮肉,边喝酒聊天,由于生意好,两人高兴,就多喝了点,不知不觉竟睡着了。当他们醒来时,肉已塌烂锅中,起出锅来,肉已软烂如泥,看着已成了“汁”的肉汤,他夫人便想了一个办法,将“肉汁”涂到肉上,然后绷好放到盘子里放凉后出售。人们吃后,反觉得肉味更加鲜美,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购买者越来越多,生意更加兴隆,两位掌柜就把这种煮肉的配料方法固定了下来。有一天康熙微服私访路经此地,一股肉香味远远飘了过来,就叫手下买了一块,吃到嘴里觉得香嫩熟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不由得大呼“此肉尚品”,后来,便把小两口传到宫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赏。为经常吃到鲜美的酱肉,便赐匾牌一副,上书“尚品堂”,从此酱肉成为皇宫御用食品。到1754年夫妻俩告老还乡,便回到山东老家,后人用其配方制作工艺创立了“尚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