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有沙鳅、真鳅、黄鳅之分,在我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分布,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喜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也食植物碎屑、藻类等;泥鳅每年4~8月进入繁殖季节,二龄后的泥鳅性成熟开始产卵,个体越大,产卵量越多。泥鳅有很多种的做法,下面康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泥鳅的一种家常做法吧!
泥鳅的做法介绍
材料
主料:泥鳅200克,瘦猪肉100克,
辅料:枣(干)10克,黄芪15克,
调料:姜3克,盐2克
做法
1、红枣泡发,去核;
2、把黄芪和红枣洗净;
3、瘦猪肉放入开水锅中煮五分钟,捞起洗净;
4、泥鳅用滚水烫一下,用清水冲洗;
5、去内脏,洗净抹干水分;
6、将泥鳅用油煎至两面微黄色,铲起装盘中;
7、在汤煲内烧滚适量清水,放入泥鳅、瘦肉和生姜、黄芪、红枣;
8、烧开后用小火继续煲约3个小时,加入姜、盐即可。
扩展阅读:泥鳅做法指导
泥鳅保鲜:买来的泥鳅,用清水漂一下,放在装有少量水的塑料袋中,扎紧口,放在冰箱中冷冻,泥鳅长时间都不会死掉,只是呈冬眠状态;烧制时,取出泥鳅,倒在一个冷水盆内,待冰块化冻时,泥鳅就会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