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肠是用于输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强的韧性,并不象猪肚那样厚,还有适量的脂肪。猪大肠有润燥、补虚、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弱口渴、脱肛、痔疮、便血、便秘等症。相关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肥肠炖豆腐是我们常见的,也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美食,那么你知道肥肠炖豆腐么?下面就和康网小编一起看看肥肠炖豆腐吧!
肥肠炖豆腐的做法介绍
主料:豆腐(北)250克,猪大肠250克
辅料:油菜心100克,胡萝卜25克
调料:酱油3克,盐3克,味精4克,料酒5克,花椒5克,大葱5克,姜3克,大蒜(白皮)3克,猪油(炼制)20克,香油2克,辣椒油2克
肥肠炖豆腐的做法:
1、将熟猪肥肠切成马蹄块,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
2、 豆腐切成长为4厘米的菱形块,用沸水焯一下;
3、油菜心洗净,劈成单叶;
4、葱、姜切成末;
5、蒜切片;
6、胡萝卜去皮,切成小菱形片;
7、将锅置于旺火上,放入猪油烧热,用葱末、姜末、蒜片炝锅;
8、锅内放入猪肥肠块、胡萝卜煸炒,添入高汤500克,加入酱油、精盐、料酒、花椒,再放入豆腐,烧开后转用中火炖15分钟;
9、放入油菜心、味精、红油(辣椒油),再炖3分钟,淋上香油即可。
肥肠炖豆腐的制作要诀:本品需高汤约500克,如果没有高汤可用清水代替。
扩展阅读:肥肠的制作指导
制作指导猪大肠适于烧、烩、卤、炸,如“浇大肠段”、“卤五香大肠”、“炸肥肠”、“九转肥肠”、“炸斑指”等。食疗作用猪大肠性寒,味甘;有润肠,去下焦风热,止小便数的作用。用猪大肠治疗大肠病变,有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的作用,古代医家常用于痔疮、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斋直指方》和《奇效良方》中的猪脏丸,《本草蒙筌》中的连壳丸等,皆是用于治疗直肠病变的名方,其中均用到猪大肠。其他相关《千金.食治》:猪洞肠,主洞肠挺出血多者。唐?盂诜:主虚渴.小便敷。《本草图经》:主大小肠风热。《本草纲目》:润肠治燥。《随息居饮食谱》:外感不清,脾虚滑泻者,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