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X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在网络上,有时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吧。
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尸位素餐(shī wèi sù cān),中国成语,是指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不干活(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需要做任何动作的人。“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素餐”也是出于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人于是用“素餐”来比喻无功食禄的人。把“尸位”和“素餐”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应该说是出于“汉书”,因为该书的“朱云传”里:“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整句成语的意思,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这样说,我们要研究成语的出处,对这句成语分合的出处,也应该详细知道。
一般机关、社团、商店的冗员,凭着人事或其他特殊的关系,只知道每月按期领取薪金,每日吃喝闲坐,而不做任何工作,这种人都可以说是“尸位素餐”。此外,一般工作能力很差的人,虽然已经尽了自己的能力服务,但事情总是做不好,毫无成绩可言,这种人能够保持职位,不是靠自己的本领,而是借着特殊关系,因此也可以说“尸位素餐”。又如某人向朋友说,自己本来没有什么本领,幸蒙东主的照顾,得以解决生活,但自己“尸位素餐”,良心上也有点内疚。这样说,又成为很得体的谦话了。
扩展阅读:成语尸位素餐出处
《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尸位:有职位不做事。素餐:吃闲饭。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