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犹豫是什么意思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在网络上,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词,那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犹豫是什么意思吧。
犹豫是什么意思:
【词目】犹豫
【拼音】yóu yù
【注音】ㄧㄡˊ ㄧㄩˋ
【英文翻译】 1. to hesitate; to be irresolute; to hang back 2. (Br.) the dithers
【近义词】 迟疑、犹疑、狐疑。
【反义词】 果断、坚决、果决、果敢、干脆。
【解释】迟疑;不果断,拿不定主意。
含义
“犹”本指选育良犬的长程计划,转指时间长且没有确定性;“豫”指大象伸展长鼻尝试取物。“犹”和“豫”联合起来表示“长时间把玩手中物品,没有决定是要还是不要”。因此是“果断 坚决果决 果敢 干脆 ”的反义词。
探源
指迟疑不决。对某件事情不确定
(1)《离骚》:“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2)《汉书·高后记》:“计犹豫,未有所决。’
(3)《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平原君犹预(豫)未有所决。”
(4)《礼记·曲礼上》:“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豫)也。”
出处
亦作“犹移”。迟疑不决。
《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明 沈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尚未卜是否何如,悲喜集中生犹豫。”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燕王喜犹豫未忍,太子丹惧诛,乃与其宾客,自匿于桃花岛。”
邹韬奋 《艰苦奋斗》:“时势的危迫实在不能让我们犹豫了!”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方六一意尚犹移。经不得方蛟 ‘毛遂自荐’,一力担承。方六一点头允可。”[1]
按,“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本无定字,故亦作“ 犹与 ”、“由与”、“尤与”、“ 犹夷 ”等。旧说以“犹”、“豫”为二兽名,性皆多疑,非是。参阅 清 黄生 《义府·犹豫》。
犹和豫的本意:
犹”和“豫”分别是两种动物。“犹”,猴属,又叫“犹猢”。犹性情多疑,一旦发现风吹草动,立刻爬到树上观察敌情。如果没有发现动静,它就从树上溜下来,四处张望,突然又生疑,再爬到树上观察……如此不停地折腾。“豫”是一种古象。《道德经》中说“豫兮,若冬涉川”,这句话是说,“豫”这种古象行动就像在冬天穿过河流一样,可见其有多么小心翼翼。
示例
面对危险排长犹豫了许久,才决定让他去。
扩展阅读:犹豫的基本概念
想拥有却不可以拥有,想置之不理心又不甘,想舍弃又有点对不住自己,想妥协又有点为难,当徘徊在爱与不爱,要与不要的边缘,心理面反反复复掂量揣测的权衡中,面对内心的纷争,与意念的挣扎,这种状况,就是犹豫。什么是犹豫的起因,当你想买下一件钟爱的东西,却吝啬要付出的代价;当你想追求一个对自己特别有魅力,有很多吸引自己的优点,内心早已为此左右摇摆却又突然发现自己特别讨厌的那项缺点;当你想求爱,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特别在乎,令自己两眼放光又顿悟自己付不起要承担的代价;当你要和一个人共渡一生,什么对未来的美丽憧憬的画面都深深触碰动融化了自己的心灵,而此同时又惊觉她所怀有的致命缺陷。于是,懊恼及痛苦,理念会说服自己不要盲目去争取接受,感性又常常让自己欲罢不能,在停止或继续的转角的路口,想直走只因冒不起险没了勇气,想放弃走回头又觉得于心不忍实在下定不了决心。其实哪个主意是对自己更好,在脑海里,天使和魔鬼便开始替自己辩论,犹豫的人,就任魔鬼来放大缺陷,善心的人还是由天使来指导自己做人。
犹豫,要怀有股一坚毅的意志坚持下去,这一切都在瞬间的执意,却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这就是犹豫的过程。其实犹豫就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我们一般都只觉得划算划算值不值得去拥有,却常常忽略,其实放弃,也要有颗坚强的心理去承受失去的痛楚。选择遗弃,让心燃烧起的火热突然淹没在不幸的大水中,还是相信世上人无完人,万物无常,其实犹豫的决择,最终只是看你有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聪明人会根据自己的眼光、心理承受力及自己可以支付的代价来权衡自己值不值得去接受拥有,而放弃,其实也要考虑好,自己是否承受得起失去的滋味。做事要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