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
养阴清肺化痰止咳
沙参以根入药,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之分,虽然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但是功效上很接近。明代以前所用沙参即今之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根;北沙参是伞科植物珊瑚菜的根,因产于北方沿海沙地,故名北沙参。南沙参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现代中药学认为其可养肺胃之阴,兼有一定的祛痰止咳作用。北沙参《本草从新》记载,专补肺阴,清肺火,治疗久咳肺痿。现代中药学认为其清养肺胃气阴为主,具有止咳生津的作用。也就是说北沙参适用于肺气阴不足久咳不愈者;南沙参适用于外感热病后咽喉干痛者。
怎样吃最好:可以取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熬成汤喝。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太子参
药性稳定补气不上火
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又名孩子参、童参。太子参入药部位为干燥块根,味甘微苦。它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相对于人参、红参、党参而言,太子参的补气力量并不是很强,但是太子参没有过多的燥性,不会引起上火等问题,因此尤其适合气虚且易上火者使用。
它还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既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防御,又能增强人体的代谢。
怎样吃最好:可以用太子参泡水,水的温度最好在90℃,每次10克代茶饮,其次就是用太子参打散装袋,6~10克代茶饮。即便这样,在泡水的过程中很多有效成分还是不能稀释出来,所以建议大家用保温效果较好的保温杯来焗泡,以便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