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度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绝经是这段时期内出现的重要事件,它意味着妇女的月经及生育功能的终止。那么,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症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以前所称的“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女性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多发于45-55岁之间。
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月经的变化,主要为月经周期延长,间或闭经或不规律;经血量减少或突然增多甚至大出血;经期延长或缩短等。
2)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为盆底松弛、乳房下垂、阴道黏膜变薄、皱襞消失、分泌物减少、性交疼痛,有时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3)血管舒缩综合征,即潮红、出汗、心悸、眩晕等症状,发作次数不等,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
4)精神症状,常有焦虑、抑郁、激动,喜怒无常、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等。
5)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约有25%患骨质疏松症、腰酸背痛、腿抽筋、肌肉关节疼痛等。
6)易发生脂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扩展阅读:围绝经期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1)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必经的生理时期,有时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是不可避免的。努力学习保健知识,保持乐观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走出家门、结交朋友、热心于社会活动,对安度此期至关重要。定期进行妇科健康体检,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2)围绝经期是“多事之秋”,许多疾病都有可能“乘虚而入”。调适得不好可能引发躯体、心理等诸方面的疾病。
家庭和社会都应当充分关怀和体谅处于这一时期的妇女,为她们创造一个充满爱意、充满理解、充满温馨的生存环境。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临床症状时,应陪送其到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