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几个月前参加在南部城市拉各斯举行的一个抗疟新药发布会时,一位与会专家分析了尼日利亚疟疾发病的情况。他说,在尼日利亚疟疾有超过90%的人面临疟疾的威胁,50%的人口每年至少打一次摆子。每年有30万儿童、11%的孕妇死于尼日利亚疟疾政府每年要耗费数十亿奈拉用来治疗疟疾。据这位专家介绍,容易感染疟疾的人群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孕妇,以及从疟疾低发病区来到高发病区的人。
在尼日利亚的中国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中很多人都有过打摆子的经历,住在记者对门的小陈就是其中的一位。小陈是广东人,长年在尼日利亚做贸易生意。两年前的一天晚上,他突然发起高烧,感觉头疼,忽冷忽热,吃药也不见效。同事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打了一针退烧针后,小陈的烧退了下来,可是刚回到家,他的热度又上去了,只好返回医院住院治疗。小陈回忆说,他在医院住了两天,输液就没有停过。最后,他总算是康复了,但是,以后再遇上疲劳或者过量运动,忽冷忽热打摆子的症状就会再次发作。其实,这种周期性的高热、打摆子就是疟疾的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