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津市海河医院2 7.海石油职工医院40.津市河西区卫生防病站5 4.津铁路卫生防病站
12.津市传染病医院2 6.津新生医院39.津市南开区卫生防病站5 3.津市宁河县卫生防病站
11.津市天津医院2 5.津碱厂医院38.津市和平区卫生防病站5 2.津市静海县卫生防病站
10.津市长征医院2 4.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37.津市血液中心5 1.津市武清区卫生防病站
9.津市环湖医院23.津港口医院36.津市宁河县血站5 0.津市大港区卫生防病站
8.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2.津市宝坻区医院35.津市宝坻区血库4 9.津市汉沽区卫生防病站
7.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1.津市计划生育研究所34.津市蓟县医院血库4 8.津市塘沽区卫生防病站
6.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33.津市静海县血库4 7.津市北辰区卫生防病站
5.津市第三中心医院19.津市塘沽医院32.津汉沽血库4 6.津市西青区卫生防病站
4.津市人民医院18.津市公安医院31.津塘沽血站4 5.津市津南区卫生防病站
3.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7.津市卫生防病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30.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所44.津市东丽区卫生防病站
属医院16.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9.津市一中心皮肤病医院4 3.津市红桥区卫生防病站
2.天津市中医学院第一附15.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工医院42.津市河东区卫生防病站
1.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4.津市胸科医院28.天津石油化工公司职41.津市河北区卫生防病站
如果市民担心染上性病、艾滋病,或关心有关性病、艾滋病的问题,既可通过天津市性病艾滋病咨询热线24322222咨询有关信息,也可到市卫生防病中心和市卫生局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艾滋病咨询和初筛检测,检测机构会对市民的隐私加以保密,保证市民不会因为咨询或求治而受到追究。目前,本市已批准54个艾滋病病毒初筛实验室进行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另有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医大总医院两所经卫生部审核批准的艾滋病病毒确认实验室。
检测艾滋病本市54家指定机构
如果最终发病,则需要到市传染病医院进行治疗。
一旦最终被确诊为HIV感染者,市卫生防病中心和区县卫生防病站将建立档案,确定专人进行管理,定期随访,并提供部分抗机会性感染药物、消毒剂及安全套。
一旦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应当到本市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做进一步确证实验,确诊后的结果才可以作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判断标准。初筛HIV抗体为阴性的市民,预示当前检测结果为阴性,近期有高度危险行为的市民,应在第一次检测为阴性6个月后再行检测。
窗口期度过之后,可以到天津市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艾滋病咨询和初筛检测。
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国内比较认同的说法是2-12周。
发生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非法采供血等危险行为
诊艾滋病检验流程
明天是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作为每日新报创刊五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新报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财经大学、科技大学、医科大学、天津爱民减肥医院、大洋展示设计中心共同主办的“关注妇女、抗击艾滋”万名大学生签名宣传艾滋病日活动将于今日正式启动。
万名大学生今宣传“抗艾”
另外,卫生部门还将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采供血的违法犯罪活动,彻底清除非法采供血行为。同时,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并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毁型和重复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工作,严格检验临床用血,杜绝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再有,各级医疗机构在开展产妇保健工作时,要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咨询指导,鼓励她们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对检测发现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治疗,避免发生母婴传播。
今后,本市将把严厉打击吸、贩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作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重要手段,还将在娱乐服务场所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切断经性途径引起的艾滋病传播。
本市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普通群众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72.1%。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75%。今后,本市将继续扩大宣传教育范围,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公共场所。到2005年,使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在城镇达到80%,在农村达到50%,在高危人群达到85%以上。
针对本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大部分不是主动检测,而是处于被动发现的问题,为了摸清本市各类人群HIV感染状况,全市医疗卫生和采供血机构已加大了对高危人群HIV的检测力度。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各类检测机构共对215816人次进行了HIV抗体检测,比2003年全年的16万人次增加了34.89%。今后,本市将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不断扩大检测人群、数量和频度,最大限度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艾滋病疫情和流行趋势。
-多管齐下阻断传染
在艾滋病防治上,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匿名咨询和初筛检测,咨询员在检测前后为他们提供检测、预防和治疗等咨询服务,并必须做好咨询和检测服务的保密工作,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人员的任何个人资料;对艾滋病患者的遗孤实行免费上学;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本市将会同财政、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力争今年年底在本市正式实行。
-力争年底实行“四免一关怀”
按照国家要求,市卫生防病中心和区县卫生防病站目前已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建立了档案,确定专人进行管理,并为他们提供了部分抗机会性感染药物、消毒剂及一定数量的安全套。另外,全市卫生系统已建立起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的防治队伍,在市卫生防病中心和各区县防病机构建立了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和HIV初筛实验室;成立了天津市艾滋病诊断专家组,明确了艾滋病定点医院(传染病医院)。市卫生部门还对各医疗单位艾滋病疫情报告情况和性病门诊进行了监督检查。
-防治体系已经建立
近两年,本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发病人数均呈增长趋势,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临界点,性传播将成为本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目前,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现在不能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本市将在已建立的防治体系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年底在本市正式落实国家针对艾滋病实行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并继续做好疫情检测、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母婴阻断等各项措施。
防治艾滋本市“四免一关怀”娱乐场所推广安全套
年底有望实现免费初筛
病毒是可怕的,然而中国公众目前的认知状况更令人担忧。卫生部26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高达81.6%的城乡居民认为自己完全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这时候,病毒的传播速度会加快。年轻人之间因性行为传染艾滋病的几率会比以往大得多,”她说。
她说,刚开始时,艾滋病只在吸毒者和男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中传播,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大约占所有感染者的80%至90%。随着这些被感染的男性将病毒传染给妻子、女朋友或性服务者,女性感染者的比例会逐步上升,直到男女比例平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卫生官员许文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已经接近5:5。按照国际经验,男女比例大致平衡时意味着艾滋病已经在普通人群中流行。”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29日警告说,目前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不局限于高危人群,病毒已经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然而目前中国公众防范艾滋病的意识令人担忧。
联合国官员警告中国
艾滋病正向普通人蔓延
6、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群众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有限,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造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对同性恋和吸毒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更为严重。
5、流动人口众多,卫生知识贫乏。本市每年流动人口超过100万,大多数为青壮年,正处在性活跃的年龄阶段。在流动人口中,多性伴、卖淫嫖娼的现象比较普遍,多年来本市流动人口HIV感染者占相当比例,仅今年就发现9例河南籍HIV感染者。流动人口由于种种原因管理困难,同时缺乏获取卫生知识的渠道加之相当一部分人文化水平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活动难以使之受益。
4、同性/双性恋。今年报告的31例感染者中,经同性/双性恋感染人数为6人,本市户籍5人。调查显示,此人群感染率高达1%-5%,部分男性同性/双性恋实际上是以同女性组成婚姻家庭的形式存在,这对女性构成了潜在威胁。
3、性病流行未得到有效控制。事实证明,性病可加剧艾滋病的流行。近年来本市每年性病报告病例数均在7000人左右,据估计这些报告数仅占实际感染人数的1/10~1/30。另外,由于大量到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性病病人不能得到正规的诊断和治疗,也造成一些有利于艾滋病传播的溃疡性性病如梅毒和疱疹的发病数呈快速上升趋势。
2、异性性接触。暗娼的存在增加了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国家级哨点多年来的监测及高危人群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本市的暗娼以外来人口为主,已经成为本市艾滋病病毒从高危人群向多性伴人群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市今年已在暗娼中发现1例HIV感染者。
1、注射吸毒。调查表明,在本市的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的比例近几年均维持在90%左右,其中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在10%-20%左右。目前,本市5个区县的吸毒人群中已发现本市户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天津艾滋病卫生防病中心王撷秀教授表示,导致本市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异性性接触、性病流行、同性/双性恋、注射吸毒、流动人口众多,卫生知识贫乏和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的歧视。这其中,异/同性性传播和静脉吸毒传播是本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近几年经性途径感染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六大危险因素致艾滋病流行
从感染者性别来看,全市累计报告的12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性占78.1%,女性占17.2%,其余4.7%由于血样的其他相关信息不详,无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天津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性29例,占78.4%,女性8例,占21.6%,男女比例为3.6:1。
从1991年本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输入病例起至2004年11月21日,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8例,艾滋病病人11例,死亡7例;其中本市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例,艾滋病病人6例,死亡2例。从1995-2002年,全市仅报告天津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7例,但2003年一年就报告10例;2004年1-11月,天津艾滋病也已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1例,高达前13年报告总数的31.96%,其中天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例。
王主任表示,本市艾滋病流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1-1994年,为传入期,主要表现为输入性艾滋病病例;第二阶段为1995-2002年,为扩散期,传播途径以血和性途径传播为主;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今,为快速增长期,传播途径以性行为和静脉吸毒传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