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假性糖尿。使用大量维生素C、青霉素、抗痨药、水杨酸盐、丙磺舒等可引起尿糖假阳性反应。
肾性糖尿是指血糖浓度正常而出现糖尿,无论空腹及餐后任何一次尿标本均含有糖。且尿糖定量的多少与血糖高低无关,尿糖不受饮食及胰岛素的影响。肾性糖尿是由于各种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疾患如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肾脏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减退致肾糖阈下降而引起。
因此,尿糖阳性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只能用来普查糖尿病。
■什么叫糖耐量?
尿糖阳性就一定是糖尿病吗?什么叫肾糖阈?什么是肾性糖尿?什么叫糖耐量?
(5)应激性糖尿。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
在正常人,肾小球滤液中也含有一定量葡萄糖,但绝大多数被肾脏近曲小管重吸收,而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约32-93mg,一般常规试验测不出,尿糖试验阴性。但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一定限度,当血糖浓度超过此限度时便会出现尿糖阳性。一般而言,当血糖浓度超过8.9-10.0mmol/L时就可测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
(4)肝性糖尿。弥漫性肝病病人,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血糖可高于正常,出现糖尿。但空腹血糖偏低,餐后2小时至3小时血糖可正常。
其中一部分肾性糖尿患者可转化为真正的糖尿病人,因此对肾性糖尿患者应定期随访,定期检查血糖或糖耐量。
(3)肾性糖尿。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肾糖阈下降所致,虽尿糖阳性,但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均可正常。
■什么叫肾糖阈?
■什么是肾性糖尿?
正常人每日吃的主食数量不定,有多有少,而饭后的血糖最高不超过10.0mmol/L,这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随着饭后血糖的升高而增多。进食的米、面、玉米等经消化后均转化为葡萄糖,虽然由肠道吸收的葡萄糖有多有少,但血糖不至于过高,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说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对糖尿病人来说,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口服一定量糖后,餐后2小时血糖可超过7.8mmol/L,即说明糖耐量减低。碳水化合物对其影响较大。临床研究发现,10年后约10%-50%糖耐量减低者可发展成为临床糖尿病。
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下列几种情况可出现尿糖,但不是糖尿病。
(2)滋养性糖尿。少数正常人在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小肠在短时间内吸收过多的糖分,血糖暂时性升高而出现尿糖。
■尿糖阳性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尿糖阳性就一定是糖尿病吗?什么叫肾糖阈?什么是肾性糖尿?什么叫糖耐量?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尿病120在 2005/12/04 07:41am 编辑]
生理状况下,妊娠时由于肾糖阈下降,血糖低于8.9mmol/L亦可出现糖尿。老年糖尿病人血糖往往超过10.0mol/L,甚至11.6-16.7mmol/L,才可出现尿糖,这是由于肾糖阈升高所致。
(1)妊娠期糖尿。孕妇由于肾脏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减弱,致使肾糖阈下降而易出现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