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因为全身的小血管中形成血栓消耗了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血液凝固障碍而出现紫癜。那么,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往往急骤,典型病例有发热、乏力、虚弱、少数起病较缓慢,有肌肉和关节痛等前驱症状,以后迅速出现其他症状。也有以胸膜炎、雷诺现象、妇女阴道流血为最初主诉。
(1)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表现为淤点、淤斑或紫癜、鼻出血、视网膜出血、生殖泌尿道和胃肠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其程度视血小板减少程度而不一。
(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不同程度的贫血。约有1/2的病例出现黄疸、20%有肝脾肿大,少数情况下有Raynaud现象。
(3)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紊乱,30%有头痛和(或)失语、说话不清、眩晕、惊厥、痉挛、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知觉障碍、定向障碍、精神错乱、谵妄、嗜睡、昏迷、脑神经麻痹。45%有轻瘫,有时有偏瘫,可于数小时内恢复。神经系统表现的多变性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之一。这些表现与脑循环障碍有关。
(4)肾脏损害:肉眼血尿不常见。重者最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5)发热:90%以上患者有发热,在不同病期均可发热,多属中等程度。其原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继发感染,但血培养结果阴性;②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紊乱;③组织坏死;④溶血产物的释放;⑤抗原抗体反应使巨噬细胞及粒细胞受损,并释放出内源性致热原。
(6)其他:心肌多灶性出血性坏死,心肌有微血栓形成,可并发心力衰竭或猝死,心电图示复极异常或各种心律失常,尸解为急性心肌梗死。亦有报道肺功能不全表现,认为由于肺小血管受累所致。
扩展阅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
1、消除病因和诱因。
2、糖皮质激素治疗。
3、输注血浆或血浆置换。
4、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5、脾切除。
6、对症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