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的审美观念变得越来越女性化了。温情主义流行于每一个角落。用身体写作实际上是在满足世人的窥阴癖。琐碎、敏感、脆弱、温情,这些我们曾经定义于女性的词语已渐失了它的性别特征。
有一次去长春出差,在一家当地颇有名的酒吧里看到了所谓的“人妖表演”——实质上演员不是真正的“人妖”——他们没有做过任何变性手术。
他们是“真正的”男人。他们有个
很好听的名字——“红粉男儿”。他们用很精准的表演和化妆,让观众们对“男人”和“美女”的界定开始混淆。他们以唱歌和脱口秀表现他们身上的“女人味”——尽管这种表演显得是那么轻浮,用语言和肢体不停地挑逗观众。但是他们的表演在当地很火,朋友们招待远来的客人看节目,没有不到这里来的。而客人们一个个地确实看得有滋有味、兴奋不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审美倾向越来越女性化了。说话细声细语温情脉脉;男用化妆品充斥着商场专柜;鲜艳性感的男式时装涌动街头;红的绿的枯黄的头招摇过市……美国一位科学家说,人类正朝中性进化,也就是说,其中的一方面是:男人越来越雌化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向女性化靠拢,我们生存在女性化时代。
“GenderGap",意思是性别差异,男人力气比女人大(不包括和女子举重运动员相比),这是男女生理上的差别,谁都不会否认,而男女在思维、心理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就是”GenderGap"。在日益女性化的时代,表现于文化上的这种差别已越来越小。
酒吧里,两个男人喝着啤酒,在谈论工作、生意和钞票的同时,时常也加进来一些这样的话题:邻居家鸡零狗碎的轶事,关于张三李四服饰是否美丽合体的讨论,买东西哪里更物美价廉,土豆的十二种做法,家居装饰是不是跟上了潮流,单位里有没有人自己打小报告,老跟在领导身边的那个人真是没劲,女孩子剪短头发显得更清爽,VCD全线掉价而一个馒头从卖一毛钱涨到三毛五……诸如此类的讨论,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没事偷着乐》中的那个贫嘴张大民,他给领导女二(他后来的老婆)算帐的那一段堪称此中经典。有人会不耻于张大民的贫嘴吗?现实是,“张大民”真是一个可爱的男人!
在“隐私热”中,购买《绝对隐私》一书的,绝对有一部分是男人吧?不仅如此,“隐私热”的兴起,本身就是女性化时代的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