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蜣螂吗?蜣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蜣螂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蜣螂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蜣螂的简介
【别名】天社、转丸、弄丸、推丸、胡蜣螂、推车客、天水牛、推屎虫、黑牛儿、铁甲将军、大乌壳硬虫、夜游将军、屎蜣螂、滚屎虫、车屎客、牛屎虫、推车虫、大将军、触角牛、粪球虫、铁角牛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龟子科动物屎壳螂的全虫。采收和储藏: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屎壳螂,全体宽卵圆形,黑色,略有光泽。胸下密被纤长绒毛。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表面密被鱼鳞状皱纹,头上有一基部粗大向上收尖的角突。触角4节,前胸背板表面均匀分布细圆疣状刻纹,在中部稍后高高突出成锐形横脊。鞘翅密布细皱纹,各有7条易辨之纵线。足短壮。雌虫头顶无角突,而呈横脊状隆起。
蜣螂的功效与作用
破瘀;定惊;通便;散结;拔毒去腐。主症瘕;惊痫;噎膈反胃;腹胀便秘;痔漏;疔肿;恶疮
蜣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研末,1-2g。外用:研末撒、调敷或捣烂敷。
蜣螂的禁忌注意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服。
蜣螂的选方
①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蜣螂一枚。杵烂,以水-小盏,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滓饮之。(《纲目》)
②治膈气吐食: 地牛儿二个,推屎虫一公一母。同入罐中,待虫食尽牛儿,以泥裹煨存性,用去白陈皮二钱,以巴豆同炒过,去豆,将陈皮及虫为末,每用一、二分,吹入咽中,吐痰三、四次愈。(《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大、小便闭,经月欲死者: 推车客七个,士狗七个。新瓦焙,研未,用虎目树南向皮,煎汁调服。 (《本事方》推车散)
④治小便血淋: 蜣螂研水服。(《鲍氏小儿方》)
⑤治疳:蜣螂裹烧熟,与儿食。(《韩氏医通》)
⑥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泻: 黑牛儿烧研,每服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以黄酒服。(李延寿)
⑦治痔漏出水: 蜣螂一枚,阴干,入冰片少许,为细末,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纲目》)
⑧治一切疗疮: 地上新粪内泥堆中大乌壳硬虫, 活者取来,用蜜浸待死,新瓦上煅灰,用好醋调敷上。先用针火上烧过,待冷,拨损疮头。 (《普济方》)
⑨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 蜣螂一十枚。纳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以油单裹筒口,令密,纳厕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细研为散,涂痛肉上。 《圣惠方》
⑩治小儿重舌:烧蜣螂末和唾敷舌上。(《子母秘录》)
(11)治大肠脱肛:烧蜣螂存性,为末,入冰片研匀,掺肛上,托之即入。(《医学集成》)
(12)治附骨疽及鱼眼疮: 烧娜七枚。和大麦面,烂捣封之。(〈圣惠方>)
(13)治疠疡: 途中先死蜣螂,捣烂涂之,当揩令热封之。(〈千金方》>)
(14)治针灸疮血出不止: 死蜣螂末猪脂涂之。 (《千金方》)
扩展阅读:蜣螂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栖息于草原和农村中牛、马、驴的粪堆下,掘土穴局面。产卵后雌雄共同推粪土将卵包裹而成丸。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