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地西泮静脉推注:地西泮能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口扩张,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常用剂量为10mg,间隔4—6小时可重复应用,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④前列腺素(PG)的应用:地诺前列酮(dinoprostone)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及局部用药(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地诺前列酮2mg和碳酸钠溶液1支加于1Oml生理盐水中,摇匀成稀释液,加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lug。能维持有效宫缩.若半小时后宫缩仍不强,可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ug/min,副反应为宫缩过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率过速、视力模糊及浅静脉炎等,故应慎用。静脉滴注时,偶见类似静脉炎症状,停药后常自行消失。 经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宮产术。
(2)第二产程:若无头盆不称,于第二产程期间出现宫缩乏力时,也应加强宫缩,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后一侧切开以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若胎头仍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3)第三产程: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可静脉推注麦角新碱0.2mg或静脉推注缩宫素l0U,并同时给予缩宫素l0—20U静脉滴注,使宫缩增强,促使胎盘剥离与娩出及子宫血窦关闭。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及其极性。给予强镇静剂哌替啶100mg、吗啡lO一15mg肌注或地西泮1Omg静脉推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不协调性宫缩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在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应用缩宫素。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若不协调性宫缩已被控制,但宫缩仍弱时,可用协调性宫缩乏力时加强宫缩的各种方法。